Love is a carefully designed lie.

一号站注册登录_爱鸟知识|来去无声的暗夜忍者~长耳鸮

一号站注册登录_爱鸟知识|来去无声的暗夜忍者~长耳鸮 Dec
03

“对面的读者看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我们鸮的冤枉,说出来,谁明白?…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鸟儿都不简单…。” 一首 “《对面的读者看过来》”送给大家,感谢您对长耳鸮的支持和关注。

作者:长春小马哥


我是胖子,不是兔子。

长耳鸮,学名Asiootus,是一种中等体型鸟类,长约33到40厘米。该鸟具显著的耳羽簇,位于头顶两侧,可竖直如耳,面盘显著,呈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缀有黑褐色,眼橙红色,眼间具明显的“X”状白色斑纹。上体棕黄色,密杂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跗蹠和趾密被棕黄色羽。由于全身遍布蓬松的羽毛,包括长耳鸮在内的整个鸮形目鸟类看上去都显得圆滚滚的,加上睁得溜圆的一双大眼,整个就一个呆萌的胖子。

作者:tangzilong

长耳鸮被人类取了很多别名,比如猫头鹰、长耳木兔、虎鵵、彪木兔等。说到这长耳鸮要强烈鄙视人类的视觉能力了:“啥眼神?这不是“以貌取鸮”嘛!猫头鹰倒也罢了,好歹还冠个“鹰”字,猛禽哎!天空的王者,也不枉我的猫脸。可这兔子就不搭边了吧!我头顶两侧的可不是兔子那样的长耳朵,那是我的“顶戴花翎”,正确的叫法是耳羽簇,它是由许多颜色不一的羽毛重叠形成,是我情绪的告示牌,当我感知危险来临的时候,耳羽簇就会竖起向周围的同伴示警,同时我全身的羽毛都会炸起膨开,配合我弓起随时准备出招的身体和怒瞪着的橙红色眼睛,塑造出一个突然间胖出一圈的怒目金刚形象,往往就会吓退一些悄然而来的天敌和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可不是人类的专利。”

作者:tangzilong

“既然耳羽簇不是耳朵,那么我的耳朵会在哪呢?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我没有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那种外耳廓,我的两个耳孔藏在头顶两侧的羽毛和皮膜下,更为特别的是左右的耳孔位置前后高低并不对称,恰恰是这种错位的大耳孔赋予了我超强的听觉。据鸮所知,这其中的生理秘密,你们人类目前还在默默研究着呢!”

作者:北京卓越王玉山

作者:Kreas


一个耳朵就如此出众,要不要再瞧瞧我的眼睛

长耳鸮的眼睛并非球状,而是管柱状的,瞳孔很大,焦距较短,匹配高感光的视觉细胞,仿佛两台超高感知的精密运动相机,赋予了长耳鸮强大的夜间直视能力。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让长耳鸮在漆黑夜间在茂密的林中自如穿梭,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耳鸮管柱状的眼球由坚硬的巩膜环支撑,只能前视。可这不要紧,它特殊的颈椎结构使得长耳鸮可以轻松自如实现头部270°旋转,这样,无论飞行中的长耳鸮在猎物的哪个方位,它的眼睛都可以死死地锁定对方。而对于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来说,在厚厚的羽毛掩盖下,长耳鸮转头的这个独门功夫就有些诡异和神秘了,这同时也加深了民间对长耳鸮和整个鸮目的鸟类锲而不舍的“巫化”。

作者:翠微山下

另一顶加诸长耳鸮身上的神秘光环来自于它飞行中的悄无声息。可以说,长耳鸮和它的近亲们一身的本事都是在把“匿踪”两个字贯彻到底。且不说它们一身斑驳似枯树干的羽毛,也不说圆滚滚没有多少凹凸的身体立在粗树枝上有多么拟态,亦不提它随时可以竖起放下的耳羽簇有多么形似两片落叶,单是在夜间可以无声无息的穿梭于林间这一变态本领就足以让丛林里的啮齿类动物心惊胆战了。长耳鸮这种自带“消音器”的本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目前一些研究得到的结论是:长耳鸮的羽毛除了保暖以及帮助它们伪装成树干的作用,还有消音的超强功能,长耳鸮的飞羽前缘呈锯齿状结构,其后缘部带有绒毛状结构,可稳定飞羽表面的空气流动,进而降低甚至消除飞行噪音。科学家们如果想要攻克飞机、高铁这些高速运输工具的噪音问题,看来还有必要更深入的向长耳鸮学习呢!

作者:鸿雁彪哥

作者:酱油妹


我 “三从四德”,可不是“孽子”

在我国,长耳鸮分布较广,北方部分留鸟,部分夏候鸟,南方多为冬候鸟和旅鸟。它们喜欢栖息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多种类型的深林中,偶尔也出现在城市附近的公园林地和防护林中,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时会结群行动。长耳鸮主要以鼠类等啮齿动物为食,也捕食一些小型鸟类、哺乳类动物和昆虫,如雀类、莺类、蝙蝠、甲虫、蝗虫、蝼蛄等。可以说长耳鸮的存在对于控制鼠害、保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幽兰yL

然而,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对长耳鸮却颇有偏见,当然这些多是由于无知和人云亦云造成的。明代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有云:“颍考叔对曰: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夜能查秋毫,明于西而暗于大也,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我们无法考证颍考叔所在时期是否真的因食物短缺出现过这样的悲剧,至少近现代没有记载来定性这样的判断。

对此长耳鸮表示自己需要说道说道:“我们可不像鬼鸮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那样乱来,更不用说类似蜘蛛食母那样的情况,我们实行一夫一妻制可比你们人类早多了,母慈子孝,那是相当的和谐。”

作者:呜咪

长耳鸮建筑巢穴的本领不佳,一般是在树洞中修筑简陋的居所,更多的时候,它们会“鸠占鹊巢”似的占据其他鸟类的旧巢来产卵,每窝产卵3至8枚不等,通常为4到6枚。孵化工作一般由雌鸟来完成,雏鸟晚成,通常45到50天才会离巢。

作者:深圳老乐


我并非不祥之鸟,恰恰相反,我们是人类的朋友

夜里工作的长耳鸮嗓音独特,有点类似哀鸣,加上歌声粗犷,穿透力强,在寂静的夜晚会传播的很远。每年的4到6月是它们的繁殖期,求偶嘛,无非是亲亲嘴,相互整理整理羽毛,来回倒脚抖动双翅这些套路。兴奋之余,难免会多吼几嗓子,飙几句有穿透力的调子,鸟之常情嘛!谁知道这一飙就惊着人了,于是被认定为不吉祥,起了个夜猫子的绰号。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听听,多伤自尊啊!

作者:风语者

作者:赠人玫瑰

长耳鸮是我国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捕鼠是它们的看家本领,弯曲而尖锐的喙可以轻易撕开鼠类的皮毛,同样弯曲成钩状的利爪既可以狠狠地按住猎物,同时外侧的脚趾可以翻转到后方,形成两前两后的爪型,便于更稳固的掌握树干。有趣的是,成年的长耳鸮通常都是生吞整个猎物的,消化不了的皮毛,最终会形成一团“食丸”被吐出体外。鉴于长耳鸮一般居所稳定,不常搬家,巢穴的树下不用说那是一片的狼藉。由于长耳鸮主要捕食鼠类,对鼠害的控制作用非常大,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天然就是人类的朋友。

作者:粮安

我是上夜班的胖子,养家糊口,工作辛苦,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假如有幸我们在白天邂逅,还请您在心里默默兴奋就好,千万别做“叶公好鸟”之人,不文明拍鸟可能会不经意间伤害到我们。

RelatedPost

%>_<% 评论关闭了~ »